首页成语词典斩将夺旗斩将夺旗的意思
zhǎnjiàngduó

斩将夺旗



斩将夺旗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砍杀敌将,拔取敌旗。形容勇猛善战。同“斩将搴旗”。

出处《群音类选 官腔类 八义记 拷问如姬》:“只消受得瘗粉埋香,索强似斩将夺旗。”

例子为文者调和鼎鼐,燮理阴阳。为武者冲围破阵,斩将夺旗。《孤本元明杂剧 万国来朝》第一折


基础信息

拼音zhǎn jiàng duó qí

注音ㄓㄢˇ ㄐ一ㄤˋ ㄉㄨㄛˊ ㄑ一ˊ

繁体斬將奪旗

感情斩将夺旗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
近义词斩将搴旗、斩将刈旗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斩将夺旗的意思解释、斩将夺旗是什么意思由准夸词典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 指别人已有进步,当另眼相看。
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不为大者之后。
炒鱿鱼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,比喻卷铺盖。指解雇。
杀手锏 喻指取胜的绝招。
来踪去迹 踪、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;指人、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
云天雾地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
悬崖勒马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勒:收住缰绳。
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
亲上成亲 谓原是亲戚,又再结姻亲。
安眉带眼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
鬼头鬼脑 形容举止诡秘;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
生拉硬扯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强别人听从自己。
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
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。
踵武前贤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
超然绝俗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
鹬蚌相争 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
伸手不见五指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
无声无息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
河山之德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
金玉满堂 金、玉:黄金和美玉。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。形容财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。
家常便饭 家中日常饭食。也比喻常见的、平常的事。
头上末下 第一次,初次。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
弥留之际 弥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;际:时候。病危将死的时候。
久假不归 假:借;归:归还。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。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。
风卷残云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;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